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

開卷嚴選:蜜蜂消失後的世界

開卷嚴選:蜜蜂消失後的世界

2010-02-21 01:28迴響:1點閱:521

 全球各地,最近都傳出一種怪現象,那就是蜜蜂突然集體神祕消失。大批蜜蜂憑空消失,不僅蜂農損失慘重,這種「蜂群衰竭失調」的異象也引起全球科學家極度重視。

 蜜蜂背後所代表的利益超乎你的想像,光是一年授粉的經濟利益就高達六百億美元,全球有百分之九十的經濟作物都必需靠蜜蜂授粉。換句話說,人類每吃三口的食物就有一口是拜蜜蜂所賜。

 如果蜜蜂真的消失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會有什麼變化?餐桌上的食物種類只剩三分之二;沒有蔬菜水果也看不到紅肉(因為畜牧用的牧草飼料也得靠蜜蜂授粉);再也買不到純棉的衣服;再也買不到便宜的藥品……所有的原物料都會開始漲價,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吃不飽,越來越多的國家為爭奪糧食而發生動亂。人類將會為此付出難以想像的代價。

 

蜜蜂消失後的世界
蜜蜂神祕失蹤的全球危機大調查
A World Without Bees

作者:愛麗森‧班傑明(Alison Benjamin)、布萊恩‧麥考倫(Brian McCallum)
譯者:何采嬪
出版:漫遊者文化公司
定價:320元
出版日期:2010/1/14
類別:科普

作者簡介:

愛麗森‧班傑明是《衛報》社會組編輯且為社會及環境議題撰稿人。她跟剛當上地理老師的伴侶布萊恩‧麥考倫四年前開始在倫敦養了幾個蜂群。另合著《養蜂與釀蜜》(Keeping Bees and Making Honey)。部落格:

 

【書摘】

〈第四章 接連不斷的危機〉

 一個清朗的早晨,傑西‧紐森(Jesse Newson)走到他保護甚好的小果園,打開他的蜂巢。他小心的拿起第一個蜂巢的蓋子,很擔心的想著為什麼只有一些蜜蜂在家;再打開下一個,他發現巢裡的蜜蜂更少;到了打開第三個,裡頭一隻蜜蜂都沒有。從來沒有,在他養蜂這二十五年來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事,他左想又想,想要找到一個原因。難道是蜜源太多太美好,所以蜜蜂全體動員採蜜去了嗎?還是離巢了,卻喪失方向感而回不來?或許半路什麼事耽擱了,過一會兒就回來?他知道以上純粹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蜜蜂是種有著極為精密導航系統的嚴謹生物,牠們有幼蟲要餵養,有一整個蜂群等著花蜜和花粉的供養,不管怎樣,牠們就是不會擅離職守。他等了又等,希望過幾天,他的蜜蜂會飛回來。但是,沒有。經過仔細的調查,蜂巢裡並沒有等待餵食的幼蟲,最奇怪的卻是巢裡有滿滿香甜的蜂蜜。幾經嘗試,紐森還是不了解他的蜜蜂到哪去?為何不見?為什麼牠們沒有事先吃掉牠們儲存的食物?

 在養蜂季節結束時,他寫下:「我有好幾年在蜂群中沒見過這麼慘的事情了。從十一月一日以來,我已經損失了十九箱蜜蜂了,有些蜂巢裡留著四十磅的蜂蜜,蜂蜜看起來很好,嚐起來跟其他的蜂蜜沒有兩樣。」

 紐森在美國印地安那州巴索羅繆郡的遭遇在該區並不奇特。在靠近史考特郡的蜂農康奈特(TJ Connett)說:「這個秋天,一種疾病驚人的在我們的蜂群中四處擴散,那是一種全新的疾病,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也沒有人知道該怎麼治療,一些已存活許久的老蜂群死了,只留下滿巢的蜂蜜。」

 還有另外一個印地安那州的蜂農提到,不只是他損失四十個蜂巢,而是從他往北三十英里、往南十八英里的「所有蜂巢,都跟我的一樣倉皇潰敗」。

 緊鄰印第安那州的肯塔基州,韋伯(JN Webb)發現一種類似的病症清光他的蜜蜂:「許多蜂群遺留下存放的良蜜,份量足夠牠們過一個好冬,更奇怪的是,蜂巢中卻沒有發現太多蜜蜂的屍體」。

 他以下的補充說明可以代言蜂農團體的心聲:「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種有用且有意思的昆蟲大規模的毀滅?儲存了這麼多蜂蜜,卻離巢死去?我們真的不了解」。

 這些怪異且徹底毀滅蜂群的瘟疫可能是在描述「蜂群衰竭失調症」(CCD),這個詞被用在當前全球四處無解的蜜蜂失蹤案例。當發生蜂群衰竭失調症時,蜜蜂似乎消失的無影無蹤,只留下豐盛的蜂蜜在巢裡。然而根據紐森跟他同伴的觀察,他們覺得這個症狀跟一百四十年前橫掃印第安那、肯塔基和田納西各州那次的疾病一樣。

 從一八六九年第一次有蜜蜂消失的文字紀錄以來,似乎每隔幾年就會有大量西方蜂神秘消失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每一種怪病都伴隨一個新名字,一八九一和一八九六年,爆發後世知名的「五月病」(May disease),因為當時發生在科羅拉多州的五月。一九一五年輪到紐澤西、紐約、俄亥俄各州和安大略省喪失大批蜜蜂。一九三○年代,北美再次發生蜂群損失,這次是在春冬兩季蜂群變少。一九六三—六四年秋冬兩季的蜂群減縮,是從路易斯安那州到加州有幾千個蜂群死於未知的病因。路易斯安那州一個有五十五年經驗的養蜂人說他終生未見此等景象。

 一九七○年代,「失蹤症」(disappearing disease)一語被拿來特別表示蔓延美國二十七州這種令人迷惑的現象。蜜蜂不尋常的死亡率不是只發生在美國,遠在一八七二年澳洲就有人親眼見到了大批蜜蜂的消失。一九一○年,維多利亞養蜂人協會會長比奈(R Beuhne)估計,斯塔威鎮一帶的蜂農損失了百分之八十的蜂隻。六十年後,以布里斯班為大本營的職業蜂農肯‧歐利(Ken Olley)提出一個警訊表示十年以來,澳洲各地職業蜂農養殖的蜜蜂相繼死去。在一九九五年的法國,養蜂人警告說他們的蜜蜂「溶光了」。

 一直到最近的危機以前,英國可能都是蜜蜂傳染病最有名的大本營,二十世紀初一開始發生在懷特島的災害,讓島上的蜜蜂五年之中死了百分之九十。一份寫於一九一八年之前的紀錄上記載著:「沒有一個在大不列顛的養蜂區逃得過這場瘟疫」。「懷特島病」不尋常之處在於生病的蜜蜂不會逃走,而是幾千幾千隻的爬出蜂巢,無法飛行。約翰‧安德森博士(John Anderson)研究到這奇怪的景象,他注意到蜜蜂「在一個好天氣爬出巢外,凌亂的成傘形延續到蜂巢的幾碼之外,蜜蜂屍體之多,多到你無法靠近那個區域而不踩到一隻蜜蜂。」

 在蜂農古柏(HM Cooper)第一次發現懷特島病將近十年之後,對於不管如何避免疾病的發生,或是發生後要用什麼治療法,他都感到絕望。這病「算是它贏了,而且依我們目前的知識範圍來說的話,我們算處在一個無望的局面」。

 如今,他的話在美國上上下下的蜂農得到返響,因為美國蜂農正經歷著第二年的蜂群衰竭失調症。「什麼因素引起的?該如何遏止疾病?我們沒有任何頭緒」,公認是二○○六年秋天發現這個新瘟疫的賓州蜂農哈肯伯格如是說。

 在過去,就跟今日一樣,蜂群失蹤的原因總是推敲的多,卻沒有太多實證。一八六九年,大家認為疾病是因為花粉不夠、蜂蜜有毒和酷熱暑氣引起的;但一九一七年,給蜜蜂餵食太多花粉卻成為引起蜂群死亡的原因。由紐澤西蜂房視察部門主導調查布萊德維特(Bradevelt)地區幾千隻蜜蜂死因、也是華府養蜂實驗室代表的艾爾瑪‧卡爾( Elmer Carr)在調查紀錄裡寫道:「檢查染病死亡的蜜蜂時,牠們腹部內臟水水的,且散發一股令人討厭的強烈氣味」。

 澳洲的尤加利樹樹蜜為蜜蜂驚人的致死率背上罪名,因為樹蜜在冬天發酵的太快了,蜜蜂因此而餓死。

 在一九一二年,當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染病蜜蜂的腸子裡發現微粒子蟲時,他們相信他們已經找出懷特島的病因。但幾年後,亞伯丁大學的約翰‧倫尼博士(John Rennie)找出一種吸血寄生蟲,這種氣管蟎會寄生在蜜蜂氣管裡,讓蜜蜂呼吸困難。因為懷特島的病蜂感染了重度的氣管蟎,所以這種折磨蜜蜂的懷特島病又稱蟎病。唯一難以解釋的問題是,那些還能夠飛的蜜蜂身上也找得到蟎。

 英國的寄生生物學家萊斯里‧貝利(Lesley Bailey)在一九五○年代決心要揭開這種疾病的謎底。他加入英國第一流的農業研究中心羅森斯德實驗站,當他無法用氣管蟎在蜂群重製出跟蟎病一樣的症狀時,他知道這事件的官方說法不對勁了。

 貝利說,把蟎當成代罪羔羊是很可理解的事,蟎很大隻,很容易觀察的到,蜂群被感染的氣管看起來十分「驚悚」,他寫道:「缺乏知識,但又覺得一定得要有個解釋,他們於是假設一種傳染性疾病殺了蜜蜂」。

 類似的症狀也發生在法國、瑞士和俄羅斯的蜂群,先前被認為是很正常的假設,貝利卻質疑說:「如果這種症狀先發生在英國,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革命這種時期,在運送蜜蜂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還能廣泛散播疾病的話,仔細想想那還真是太會傳染了」。他責怪英國媒體報導一連串「轟動社會但卻很沒知識性的」報導,描述著蜜蜂是如何面臨災難性的毀滅,讓傳染病的觀念深植在社會大眾的意識裡。

 在實驗室中,貝利使用世上首見的電子顯微鏡鑑定出懷特島上的蜜蜂殺手是慢性麻痺病毒(chronic paralysis virus; CPV),他認為是這種病毒讓蜜蜂喪失飛行的能力。他堅持這並不是新疾病,他認為蜜蜂和像蟎之類的寄生蟲數百萬年來一起演化,只有當蜜蜂免疫系統崩潰時,平常潛伏的病毒才會甦醒,蟎也才有可能將病毒傳播出去,讓整個蜂巢無法承受乃至於被摧毀。

 所以,二十世紀初,到底是什麼東西讓蜜蜂的免疫系統減弱,而讓慢性麻痺病毒控制了局面呢?貝利認為是因為環境不良的緣故,像是不合節令的持續濕冷就會讓蜜蜂只能待在窩裡挨餓。

Posted via web from Penlock's murmu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